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5章 轴承铁轨马车出产

这段时间墨桂没有提回墨家村的事情,何立文直接安排了他研制轴承,轴承最麻烦的自然是钢珠,毕竟现在没办法用机械成型,现在的钢材硬度虽然没有达到后世的标准,但是钢制轴承问题还是不大了。

有了钢制轴承便可以解决马车承重问题,另外也更轻松,承载力更强,转向也成为可能。

当然前期都是铁轨,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个。

讨论钢珠制造办法的时候,何立文提了两个想法,一个就预制模具,一个是滴水法,后面再打磨,打磨墨家肯定是专业的,不需要何立文去提,预制模具最大优势就是尺寸可以确定好,最大的麻烦便是模具的制作,滴水法是何立文穿越前是有接触过的,这个相对比较简单,主是用一个过滤分流的装置将钢水通过过滤分流以后,直接滴入水中,这样就自然形成了钢珠,只要过滤装置比较准确,角度控制好,钢珠的尺寸便是基本上一致的,而且打磨相对容易一些。

墨桂当时接到任务后,又如同小孩找到新玩具一般,马上就到高炉那边开始试验,不到两天就制造出了钢珠,至于钢圈和轴心这个就简单很多了,无非是花费时间的问题,所以何立文忙新军的半个月时间,墨桂墨安两人不断地试验,终于折腾出来了第一套轴承,有了第一套,后面的相对就容易些,这个可以培训一些人按照经验来制作就好了。

不过轴承如果放一起比较,其实还是稍微有点差别的,不过不影响使用了,只要两边各自配合没问题基本就可以了。

解决了轴承问题,马车就相对简单了,铁轨和轮子配套就好了,当然 要比后世火车的铁轨和铁轮小很多,毕竟载重也就一吨多,这个需要测试最后确定一下。

现在往灞上的铁轨已经铺好了,主要是人多,几天就搞定,所以何立文这两天也是和墨桂一起解决马车的各种问题。

教导团开始训练后的第五天,马车终于上路了,实测载重大概可以到两吨多一些,这匹马是普通马,如果是马车的话实测大概是四百公斤左右普通路面,水泥路面可以到接近八百公斤,加上有轨马车自重,比普通马车重两百多公斤,也就是说有轨马车载重能力大概是六倍左右,一个青壮体重大概是六十到八十公斤之间,加上武器装备的负重二十公斤左右,这样一匹马大概可以运输十到十二名士兵。

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坡的时候需要增加一匹马在前面,两匹马并行就只能用外围的方式了,这样在以前的驰道上可以,但是如果是专门的通往外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